细胞与基因治疗微专业2025年招生简章
一、微专业简介
细胞与基因治疗微专业是以“生物技术驱动疾病治疗”为核心理念,面向生命健康领域前沿发展需求,聚焦基因编辑、细胞工程化改造与精准递送三大关键技术方向。依托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及相关科研平台的学科基础与技术积累,旨在构建集细胞治疗产品、基因治疗前沿技术、临床应用于一体的连续教育体系,培养具备现代细胞与基因治疗核心知识体系与工程思维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本微专业特别强调跨学科交叉融合与工程实践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产业视野和系统性思维能力,为其在生物医药、基因治疗、细胞工程、精准医疗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深造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立足生命科学与工程交叉前沿,面向国家生物医药战略发展需求,强调多学科融合与产教协同,注重工程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双重塑造,培养具有坚实生物医学基础、掌握细胞与基因治疗关键技术、具备产业转化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和应用型技术骨干。
三、课程设置
围绕细胞与基因治疗相关知识体系需要与发展前沿,充分考虑理论知识学习与创新实践能力拓展,共设置课程6门(12学分),包括细胞与基因治疗导论、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基础、基因编辑技术与医学应用、先进治疗药物前沿、CGT产品质量控制与法规规范、细胞与基因治疗案例研讨与工程实践,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
课程属性 |
学分 |
课内学时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合计 |
理论 |
实验 |
实践 |
1 |
180207v |
细胞与基因治疗导论 |
必修 |
2 |
32 |
32 |
0 |
0 |
考查 |
第一学期 |
2 |
180208v |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基础 |
必修 |
2 |
32 |
32 |
0 |
0 |
考查 |
第一学期 |
3 |
180209v |
基因编辑技术与医学应用 |
必修 |
2 |
32 |
32 |
0 |
0 |
考查 |
第二学期 |
4 |
180210v |
先进治疗药物前沿 |
必修 |
2 |
32 |
32 |
0 |
0 |
考查 |
第二学期 |
5 |
180211v |
CGT产品质量控制与法规规范 |
必修 |
2 |
32 |
32 |
0 |
0 |
考查 |
第二学期 |
6 |
180212v |
细胞与基因治疗案例研讨与工程实践 |
必修 |
2 |
64 |
0 |
0 |
64 |
考查 |
第二学期 |
四、教学安排
单独编班组织教学,利用正常学期晚上、周末授课;一般为1-1.5学年(含寒暑假);理论授课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主,定期举办线下项目实践及相关交流活动。
五、成绩、学制及证书
(一)成绩
微专业课程成绩由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管理,以“微专业”属性显示在成绩单上,不纳入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
(二)学制
1学年。
(三)证书
学生在主修专业毕(结)业前修满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及学分,学校颁发“细胞与基因治疗”微专业证书。未达到微专业培养方案学分要求的,发放微专业课程学习成绩单。
六、招生对象及计划
(一)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全校大二、大三年级学生
招生条件:具备生命科学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优先
(二)招生计划
招生人数:30
七、报名办法及选拔方式
(一)报名办法
学生按照学校要求统一报名。
(二)选拔方式
学院组织已报名学生根据综合素质与专业背景进行考核,本着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原则,依据学院考核结果确定拟录取名单,并通过学院官网或公示栏方式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备案。
八、联系方式
细胞与基因治疗微专业联系人:
董老师 Email: donge@lpbr.cn
司老师 Email: siw@lpb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