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English
三七是我国道地中药材大品种,病虫危害一直是困扰三七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深入挖掘三七免疫应答调控机理,通过生物学方法提高三七先天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是三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昆明理工大学崔秀明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三七品种的研究。通过与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院士团队和生命科学学与技术学院陈奇教授团队三年多的合作研究,发现外源喷施褪黑素可有效降低三七叶部病害发生率,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褪黑素调控三...
三七是我国道地中药材大品种,病虫危害一直是困扰三七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深入挖掘三七免疫应答调控机理,通过生物学方法提高三七先天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是三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昆明理工大学崔秀明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三七品种的研究。通过与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院士团队和生命科学学与技术学院陈奇教授团队三年多的合作研究,发现外源喷施褪黑素可有效降低三七叶部病害发生率,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褪黑素调控...
2021年8月13日,受彝良县委、县政府的邀请,学院党委书记徐天瑞、学院老领导李云军、林连兵教授及星耀集团深圳茂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杨文枝、彝良茂丰天麻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飞一行赴昭通市彝良县进行天麻产业发展调研。调研期间,在县委书记主持的专题会议上,学院专家与彝良县委书记郑磊、县长陈霖以及彝良县天麻产业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领导就昆明理工大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深入交流...
第九届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日前揭晓,我院推报的《探索灵活体制机制,科教融合打造区域创新人才培养新高地》喜获云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该奖项是学院成立以来第一次获得的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本成果由我院林连兵教授主持申报。此次获奖,充分证明我院近十年来通过聚焦构建灵活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包括优化顶层设计、聚焦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及“双万计划”建设目标、精准建设投入、创新科教融合模式、推进协同育人等等,...
7月21日,昆明理工大学夏雪山教授课题组协同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在《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中科院双一区,传染病学Top期刊)上发表题为Malaria: Elimination tale from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and new challenges for reintroduction的论文。论文系统分析和总结了云南省近20年来在防治疟疾方面采取的措施和经验,彰显了云南省在消除疟疾传染病防控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并针对边境口岸境外疟疾感染人员入境...
7月5日,校党委常委杨斌副校长参加所联系的生科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与支部党员一起谈认识、谈体会,交流思想,并就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指导。专题组织生活会由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陈亚辉主持。此次专题组织生活会聚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这一主题,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这一目标,盘点收获、检视问题、深刻剖析。支部班子及党员逐一开展批评与...
生科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6月16日前往校史馆开展党日活动。学党史,悟初心。生科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及积极分子走进校史馆,回顾一代又一代昆工人奋斗史和发展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走进校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徽与校歌,精神、校训、传统三个词语高挂在墙上,也深深刻入每个人心中。讲解员赵老师详细的介绍了我校的建校史发展史。为了响应我国发展,不断开拓创新。同志们仔细了解了学校六十多...
为热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引导激励党员职工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使命担当,7月2日下午,我院召开庆祝建党100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院党委书记李云军、院党委副书记李雨健、院党委委员宋玉竹、杨野、刘丽、陈永昌出席会议。表彰大会由李雨健主持。学院全体师生党员、发展对象、“两优一先”等表彰对象共计200余人参加了表彰大会。表彰大会在庄严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21年6月22日下午15:00,在生科楼B304会议室开展了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参会人员为云天化研发中心马航总经理、宗世荣书记、现代农业技术团队技术总监肖秋芸博士、张星工程师等,生科学院党委李云军书记、牛昱宇院长、宋玉竹副院长、杨野副院长、李昆志教授、余旭亚教授、张琦教授、陈奇教授等。经双方平等友好协商,决定联合共建“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