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药物化学课题组现有专任教师8名,课题组成员包括李蓉涛教授、陈宣钦教授,李洪梅教授、叶瑞绒教授、刘丹副教授、张治军副教授、罗和江博士和白瑶博士。研究团队主要从事云南民族医药文化资源的挖掘、收集、整理和开发,抗感染活性化合物的发现及作用机理,有毒药用植物毒性/活性成分、生物作用靶点及用药安全性研究,寻找抗呼吸道病毒和抗肿瘤天然药物。旨在利用云南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优势,发展以药用植物特有化学成分为探针的药物发现技术,对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结构新颖的化学单体;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阐明其分子机理和信号转导通路,发现抗感染和抗肿瘤等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新靶点,筛选和鉴定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对活性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半合成和全合成研究,将天然药物活性分子作为筑块,探索活性分子的组装体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为云南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医药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先后对五味子科、杜鹃花科、大戟科等50余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1300余个化合物,发现新化合物300余个。从中发现多种结构类型、结构新奇、高氧化度且骨架重排的降三萜、二降三萜等新的骨架类型;还发现系列二聚或三聚的间苯三酚杂萜、生物碱和腺嘌呤杂聚体、紫檀素类螺环黄酮、环烯醚萜二聚体、降和二降桉烷型倍半萜、骨架重排的裂环的多酰化木藜芦烷型二萜重排内酯,降-、高-和裂环的松香烷型二萜,单萜吲哚生物碱等新的骨架类型。开展了抗RNA病毒(HIV、HCV、H1N1和冠状病毒)、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干细胞等的生物活性研究。发现可作为流感病毒的进入抑制剂的倍半萜和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还发现可作为抗流感和抗HIV候选药物的生物碱类成分。
研究团队现为云南省级创新团队、校级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团队。主持NSFC-云南联合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40余项。在Natural Product Report,Organic Letters, Chemical Communication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