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与肠道微生物课题组简介

发布日期:2024-09-19 点击数:

团队负责人:

团队成员:

3.研究方向:

方向一:抗生素替代技术

研究内容: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寻找新的抗生素替代技术尤为迫切。肠道益生菌及其益生机制、菌株高密度发酵技术,饲用肠道益生菌、生防菌菌剂开发与应用、发酵中药制剂,天麻两菌高密度发酵及创新栽培模式等应用基础和产业化研究。

首次发现:多重耐药病原菌的磷酸转移酶系统(PTS)和双组分系统(TCS)是乳酸菌细菌素抗菌的重要靶点,为新型抗生素替代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方向二:动物适应性进化机制及肠道微生物研究

研究内容:动物如何适应环境是进化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生态基因组学技术和理论探讨动物适应生态环境的特殊表型性状形成的分子遗传学及肠道菌机制,并开发利用潜在的益生菌资源。

以萤火虫为研究范例,发现水体溶氧变化影响昆虫肠道菌丰度及其介导的代谢相关功能,刻画了肠道菌如何介导宿主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4.团队成果:

(1)承担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噬菌体裂解酶P26ly消除食源性致病 菌生物被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Tor介导的雷氏黄萤低氧适应的机制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温噬菌体M23家族蛋白酶对肽聚糖降解的机制研究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腾冲热海栖热菌噬菌体TSPcpn47蛋白的分子伴侣特征研究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腾冲热海栖热菌高温噬菌体基因组比较及重要功能蛋白的热稳定性分析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腾冲热海高温噬菌体及其宿主多样性研究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熠萤亚科萤火虫适应水环境的分子基础研究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食蟹猴为灵长类动物模型解析原始生殖细胞极早期发育的决定性因子及其时序调控特征

9、云南省重大科技计划课题:云南天麻液体两菌工厂化生产及人工菌材技术体系构建

10、“双一流”创建联合专项:细菌素XJS01的抑菌机制及其在外用抗生素替代应用

11、昭通市林连兵专家工作站

(2)发表论文专著

1、Zhang QL, Dong ZX, Luo ZW, Zhang Man, Deng XY, Guo J, Wang F,Lin LB. 2020. The impact of mercury on the genome-wide transcription profile of zebrafish intestin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389: 121842.

2、Zhang QL, Li HW, Dong ZX, Yang XJ, Lin LB, Chen JY, Yuan ML. 2020.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fireflies (Coleoptera: Lampyridae) 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adaptations to fresh water.Molecular Ecology,29: 2676-2691.

3、Zhang QL, Jiang YH, Dong ZX, Li HW, Lin LB. 2021. Exposure to benzo[a]pyrene triggers distinct patterns of microRNA transcriptional profiles in aquatic firefly Aquatica wuhana (Coleoptera: Lampyrida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401: 123409.

4、Chen SY, Yang RS, Ci BQ, Xin WG, Zhang QL, Lin LB,Wang F.2023.A novel bacteriocin against multiple foodborne pathogens from Lacticaseibacillusrhamnosus isolated from juice ferments: ATF perfusion-based preparation of viable cells, characterization, antibacterial and antibiofilm activity.CurrResearch inFood Science,6:100484.

5、Xin WG, Li XD, Zhou HY, Li X, Liu WX,Lin LB, Wang F. 2024.Isolation, antibacteri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lternating tangential flow–based preparation of viable cells of 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XLK 401: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milk preservation.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103: 1355-1369.

(3)所获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

1、一株唾液乳杆菌在发酵饲料中的应用,2024,国家发明专利

2、一株植物乳杆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24,国家发明专利

3、一种利用发酵罐气升法制备益生菌微胶囊的方法,2023,国家发明专利

4、一种唾液乳杆菌发酵液在作为饲料防霉剂中的应用,2023,国家发明专利

5、治疗仔猪腹泻及改善其肠道菌群的发酵中药口服液,2022,国家发明专利

(4)团队曾获科研、教学奖励

1、2023年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挑)全国特等奖——第一指导教师

2、2023年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3、2020年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特等奖——第一指导教师

4、2019年“昆明理工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一)

5、2017年“昆明理工大学教学名师”

6、2011年“伍达观优秀教师奖”

7、2023年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一等奖——第一指导教师

8、2021年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一等奖——第一指导教师

9、2006年“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7年“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0、2021年昆明理工大学“挑战杯”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联系我们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景明南路727号昆明理工大学恬园邮政编码:650500

电话:0871-65920570传真:0871-65920570

版权所有©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