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超分子药物课题组杨波教授团队通过大环主体分子主客体识别在食品和肿瘤靶向递送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Inclusion complexes of capsanthin with acyclic cucurbit[n]urils to improve its stability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DOI: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3.136852”以及“Bifunctional drug delivery system with carbonic anhydrase IX targeting and glutathione-responsivity driven by host-guest amphiphiles for effective tumor therapy. DOI:https://doi.org/10.1016/j.carbpol.2023.121577” 为题发表在食品和糖科学方向国际顶级期刊Food Chemistry (中科院一区,IF=8.8)以及Carbohydrate Polymers (中科院一区,IF=11.2)上。杨波教授、廖霞俐副教授为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李亚敏、周佳伟为文章的第一作者。
基于大环主体分子(如环糊精、开环葫芦脲等)通过主客体识别组装不同类型的客体分子,改善客体分子固有缺陷并推动双功能药物递送系统的生物响应性功能分子材料研究备受科研工作者的关注,阐明其分子反应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上述研究工作旨在阐明主体开环葫芦脲与客体辣椒红素的识别组装性能,制备并表征包合后能有效提高辣椒红素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在高温、光照、强酸、金属离子、系列食品添加剂和极端氧化等环境中表现出增强辣椒红素稳定性的作用效果,为辣椒红素在食品运用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此外,研究还探讨了一种具有靶向性和谷胱甘肽反应性的双功能药物递送系统策略,合成了基于β-环糊精(β-CD)骨架的具有靶向功能的超分子主体(L-CD),能在谷胱甘肽条件下响应释放药物客体分子,主客体相互作用并进一步自组装成具有主动靶向和刺激释放功能的超分子纳米颗粒(SNPs)。该SNPs能有效靶向癌细胞,并响应释放药物诱导癌细胞死亡,揭示了该类材料开发用于靶向响应肿瘤治疗方面的无限潜力。
上述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1961017, 21642001)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