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青团昆明理工大学委员会开展了昆明理工大学2023年度基层共青团工作考核评优工作,我院团委取得优异成绩,荣获昆明理工大学2023年度五四红旗团委,青年五四奖章1人(杨林宇),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生物工程专业2020级1班团支部),同时姜吉新等14人荣获“优秀共青团员”,孙福进等5人荣获“优秀共青团干部”。
共青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委员会介绍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由1459名(包括研究生)学生组成,在校本科生778人,研究生681人。
学院团委围绕“思想引领、服务成长”的工作宗旨,始终紧跟当代青年需求,扎实推进团的组织和工作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青年铸魂、团建强基、文化传承、实践育人”为主线,依托生科学科特色,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加强文化品牌建设,重点打造了“沃土端苗”、“生鸣药语”等团学特色品牌。在学院全体团员青年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学院团委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1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人、“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全国特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1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20余项、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一等奖2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10人。
注重思想引领,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院团委注重思想引领,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以学生为本、制度为基、学风为先、创新为要、文化为魂”团学工作体系;加强团学阵地建设,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载体。
建立“药语”宣讲团,加强党的二十大、团十九大等理论的宣讲,加强吴颖超、杨林宇以及保永莉等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营造浓厚青年奋斗氛围,引导生科学子争做时代好青年。加强学院“青马工程”青卓班建设,通过理论宣讲、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多途径培养学员。
依托“三下乡”、“返家乡”、“社区实践”,近年来组织2000余人次青年学生开展理论宣讲、企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始终坚持拓展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领域,逐步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大二大三年级为主力,以党员和团学干部为先锋、分年级分层次的课外“校地”实践育人体系,切实提高青年学生奉献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聚焦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对团组织建设的指导
建立“赤诚”团学工作队伍,分工对接青年大学习、学社衔接、智慧团建系统管理、团员发展、团员教育管理、团支部建设等。抓队伍促团建,坚持年级、班级、课题组和团学组织相结合,实现团学工作全面覆盖。团学工作队伍主要由9位学生干部担任各项工作总负责人,组建相应工作小组,学生干部各司其职,团结合作,提升团员意识。
定期举办“团干上讲台”、学生干部集训营、红色研学等活动,不断提升团学干部开展思想引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共青团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着力繁荣校园文化,促进五育融合发展
院团委始终致力于繁荣校园文化,以促进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为目标,以“三全育人”为路径培养青年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多维发展,着力培育公能兼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打造“生鸣药语”团学工作品牌,“生”、“药”源于学院生物工程和制药工程的专业名称、“生鸣药语”的核心是“鸣”和“语”,主要目的是达到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通过“生鸣药语”科技节汇集成果,展示生科学院浓厚的科研文化。
持续开展“身在生科·心系国防”系列活动,传承革命精神,助力学校武装工作,营造良好国防氛围,鼓励卫国戍边献青春。 积极开展“冬至饺子节”、“月圆中秋”、“素衣年华”、“21天打卡”、“走出宿舍”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每学年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近百项,实现学生参与全覆盖,多次获“优秀组织奖”等荣誉。各类活动贯穿全年,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接续开展,全院本硕博学生均可参与,涵盖学生发展的各阶段,关注“全程”育人。
打造”沃土端苗“团学工作品牌,实现实践育人新成效
院团委立足学院学科专业优势,坚持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生命科学竞赛、新工科等为引领。
重点打造了“沃土端苗”团学工作特色品牌,“沃土端苗”是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探索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涵盖:育苗-端苗-壮苗-硕果四个阶段。
在育苗阶段,学院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兴趣,鼓励低年级有潜质、有兴趣的学生进入实验室。针对挑战杯、生命科学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双创大赛不同比赛侧重点,通过班主任会摸底动员、课题组宣传动员等方式全面了解学院各课题组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进展以及学生参与情况。
在端苗阶段,开展“生鸣药语”主题论坛、“创新创业讲座”, 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持续、积极培养参与科研的学生,鼓励其跟随指导老师开展项目研究。学院充分调动班主任积极性,发动优秀的班主任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优先选拔本班级有较好培养潜质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并为后续参赛打好基础。
在壮苗阶段,学院针对有前景、有意义、有进展的项目,给予立项资助,定期跟踪情况,积极组织邀请专家开展指导。不断优化,为成果取得奠定基础。
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精心培育,近年我院在学科竞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全国特等奖1项,三等奖2项,这是我院首次在“挑战杯”竞赛中首次斩获主体赛特等奖,是云南省高校在主体赛中获得的唯一一项特等奖,也是云南省34年以来在“挑战杯”竞赛中首次获得自然类学术论文特等奖。获2023年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1项,这是云南省在本届大赛高教主体赛中唯一获得金奖的高校,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此外,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20余项。
同时,我院涌现了像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吴颖超、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保永莉、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获得者杨林宇等一批优秀的生科学子。
砥砺前行,共创新未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提质年工作任务落实,切实提升共青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为生物学一流学科创建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