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农业农村部组织遴选并推介发布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名录。依托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省三七重点实验室完成的“道地药材三七外源污染物防控关键技术”成功入选。这项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标志着云南省在解决制约三七产业发展的核心瓶颈——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为这一支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科技动能。该技术是云南省第一次入选中药材相关主推技术,也是本次名录中唯一单品种中药材主推技术。该技术由昆明理工大学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资源中心)研发,文山州三七和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云南云测质量检验有限公司和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协会负责技术推广。

三七药材外源污染物超标一度是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技术系统的研发了技术工艺和标准体系,攻克了三七外源污染物质量安全控制难题,极大的推动了三七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在减少农药用量15.26%和氮肥施用量50%的情况下,降低三七病害发生率18%以上,减少三唑类农药残留65.52%以上,减少三七对重金属的吸收49.36%以上,对农药、重金属的清除率分别超过90%、85%,皂苷含量比市售三七高5%以上。增产增效情况:2022和2023自然年度内,该技术的总推广示范面积9万亩,总产值22亿元,新增产量1208吨,新增产值1.8亿元。线上线下培训了1000余名科技骨干和26万余人次从业者;带动1000余户、4000余人脱贫致富;获新闻媒体报道50余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各2项。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云南省教育厅支持下建立了“云南道地药材外源污染物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中心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8人,副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2人,专职科研管理秘书1人。研究人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80余人,已形成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学研究队伍。未来中心将继续深化研究,优化技术体系,特别是在云南其道地药材的外源污染物防控方面寻求突破,并致力于将该技术体系推广至云南省道地药材核心产区乃至全国其他道地药材产区,为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促进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