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苟坝村和万胜药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07-10 点击数:

2025年7月7日-7月8日,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前往遵义市苟坝村以及贵州万胜药业集团开展教育活动,活动旨在探寻红色文化、民族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

学员们走进乡村振兴示范村——苟坝村,与村党支部吕书记展开了一场深入访谈,吕书记谈到苟坝村的两大发展产业为旅游服务和杜仲种植,并详细介绍了苟坝村的发展历史。实践队员结合自身专业就如何防止杜仲氧化发黑和提高卖相等技术环节与吕书记展开深入交流。

次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贵州万胜药业集团,了解了化风丹的制作流程、参观了万胜药业展馆,全面了解了企业近年来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亮眼成绩,以及行业在转型升级中面临的新的人才需求——从中药材溯源体系的构建到新药研发的周期压力,每一个环节都在呼唤更专业的人才支撑。

最后,实践团队开展了“五微”活动,团委书记李绍平给全体实践队员开展了一堂生动的“微党课”。随后,团队成员围绕六天的实践经历分享了“微感悟”,从基层调研的所见所闻,到服务群众的点滴感悟,每一份分享都凝结着队员们实践中的成长与思考。“微朗诵”环节,实践队员宋光慢和邓绍睿深情诵读红色篇目《长征赞歌》,字里行间传递出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微红歌”环节,团队成员深情演唱《我爱你中国》,旋律中饱含着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最后在“微体验”环节,“重走长征路”微体验团建游戏让队员们身临其境再次感受长征精神。

从苟坝村的田间地头到万胜药业的现代化厂区,实践团队的足迹不仅勾勒出一条从原料种植到药品生产的产业链图景,更在产业与人才的对话中,找到了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的共通密钥。当专业力量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乡村与企业、传统与现代,便能在相互成就中书写更动人的篇章。

学习进行时:

在苟坝村座谈时,围绕乡村振兴展开讨论,杜仲作为当地特色中药材,其种植与利用成为乡村经济的重要支撑。参观万胜药业基地,化风丹的传承与创新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不仅是产业的升级,更是乡村发展的新机遇。传统中药材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乡村振兴需要更多人投身其中,用创新思维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实践团队成员——郭硕

在苟坝村与吕书记交流,收获满溢。吕书记寄语我们将校园所学融入生活实践,这话如炬,照亮知识落地的方向。参观万胜药业时,车间里传统炮制与现代生产交融,老药工严守“炮制虽繁不省工” ,药材经晾晒到成胶囊,每一步都饱含对药材的敬重。这次实践,让知识从书本落地,也更盼着中医药在传承创新里走得远。

实践团队成员——胡雨成

联系我们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景明南路727号昆明理工大学恬园邮政编码:650500

电话:0871-65920570传真:0871-65920570

版权所有©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