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东省中医院刘良院士团队黄虞枫副研究员与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大学Thomas Friedemann博士联合牵头制定的《中医药—川乌》ISO 24049:2025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于10月21日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面向全球公布,标志着中药川乌的质量控制与国际化应用迈出关键一步。值得一提的是,此项标准较原定计划提前10个月完成研制并发布,展现了项目团队的高效协作与技术创新实力。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三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作为重要参与单位,在本标准研制过程中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与科学依据。该实验室长期致力于三七、川乌等云南特色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此次参与川乌ISO国际标准的制定,进一步彰显了其在中药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与技术积累。此前,昆明理工大学已主持制定了《中医药 三七》等3项ISO国际标准,并参与了5项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此次发布的川乌标准是该校崔秀明研究员团队参与完成的第6个ISO国际标准,体现了团队在中药资源研究与国际标准化领域的持续深耕与卓越贡献。
川乌作为中医临床常用药材,其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一直是国际关注的重点。本次发布的ISO国际标准围绕川乌的基原、性状、检测指标及包装存储等环节提出科学规范,将为全球范围内川乌的贸易、研发与应用提供统一技术依据,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走向世界。
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崔秀明研究员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与国内外机构的合作,聚焦云南特色中药资源,推动更多中医药标准国际化,为全球传统医药的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云南力量”。